查閱更多:請關注:天鉆解凍團隊 或搜:廣東天鉆律師事務所,專業律師團隊詳細解答。
在維護金融安全和打擊犯罪的過程中,公安機關依據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144 條的規定,擁有凍結與犯罪相關銀行賬戶的權力。從天鉆解卡團隊處理的大量實際案例來看,銀行賬戶被凍結的關鍵因素往往是 “收到了涉案資金”。以下這些常見場景,極易引發賬戶凍結。
1. 網絡賭博提現:賭博平臺為躲避監管,常常借助第三方機構或詐騙團伙進行資金轉賬。當用戶進行提現操作時,所收到的資金很可能就是電信詐騙受害者的 “一級涉案資金”。一旦受害者報案,資金流入的相關賬戶就會被各地公安機關追蹤并凍結。
2. 虛擬貨幣交易(USDT):虛擬貨幣因其匿名性特點,常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錢活動。當用戶賣出 USDT 時,如果買家的資金來源涉及詐騙或賭博等違法活動,那么用戶的收款賬戶就極有可能被關聯凍結。
3. 外貿收款與換匯:一些外貿商家在通過第三方代收款或者進行非官方渠道換匯時,很可能會收到涉詐資金,尤其是在與中東、東南亞地區客戶的交易中,這種情況更為高發。
4. 網絡兼職與刷單:部分看似誘人的網絡兼職,要求參與者綁定銀行卡進行代收代付操作,而實際上這些操作可能是在幫助轉移贓款。一旦資金涉及違法犯罪,賬戶就會因涉案資金的流入而被凍結。
公安機關在偵查案件時,需要按照資金的流向逐步追蹤。如果一筆詐騙資金經過多個賬戶進行分流,那么后續所有經手該資金的賬戶都有可能被凍結,就像 “多米諾骨牌” 一樣,一個接著一個。
關于多地輪候凍結的機制,《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》有明確規定。當多個公安機關需要凍結同一個賬戶時,會按照申請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 “輪候凍結”。例如,A 地公安局因為受害人甲的報案,對某個賬戶進行了為期 3 天的凍結。在這 3 天的凍結期間內,B 地公安局由于受害人乙的報案申請凍結該賬戶,此時 B 地公安局的凍結申請就會進入輪候凍結隊列。當 A 地的凍結期限結束并解凍后,B 地的凍結就會自動接續,從而形成 “3 天 + 3 天” 這樣的循環凍結模式。
我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典型案例。郭某因為參與網絡賭博提現,收到了涉詐資金。而這些涉詐資金的受害人分布在湖南、廣東、浙江三個地區。于是,這三地的公安機關依次對他的賬戶進行了凍結,導致他的賬戶被持續鎖定了 9 天。這其實是符合多地輪候凍結的基本邏輯的。然而,這位 “小冤主” 卻找了一個不靠譜的解卡團隊,這個團隊號稱是 “解凍之王”,聲稱沒有他們解不了的卡,并且報價每解凍一個地方的凍結需要 2000 元。“小冤主” 在四天內分三次支付了總共 6000 元的費用。在輪候凍結結束后,他還對這個解卡團隊感恩戴德,甚至打算送錦旗表示感謝,覺得這個團隊解凍速度非常快。但沒想到,沒過幾天,他的賬戶就被司法凍結了 6 個月。無奈之下,他只能繼續付費尋求解凍,可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結果。
我們在處理這類案件時,對于那些剛被凍結未滿三天的賬戶,通常會讓委托人先等待。為什么要這樣做呢?因為有可能這只是銀行的保護性止付措施,或者是銀行的風控行為,在這種情況下,賬戶有可能會自動解凍。沒必要花冤枉錢,除非像 “小冤主” 這種情況,已經明確是公安機關進行的凍結,這種情況下基本可以確定賬戶會轉為正式的司法凍結。畢竟,只要委托人描述相關情況,我們就能判斷出這很可能涉及詐騙資金的流入。
保護性止付是一種自動觸發的機制。當銀行系統監測到用戶向涉詐賬戶轉賬時,就會自動發出預警并采取保護性止付措施,以防止資金進一步流失。這種措施是由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授權的,并且多地公安機關可以同步啟動,這也就導致了短期內多地輪候凍結情況的出現。一般來說,涉詐案件常常涉及多個省份。在案件的初查階段,各地公安機關為了固定證據,可能會出現爭搶管轄權的情況,從而對同一賬戶發起試探性凍結。只有在明確了管轄權之后,其他地方的公安機關才會解除對該賬戶的凍結。
根據《刑事訴訟法》的規定,公安機關在凍結賬戶后,需要在 3 日內對資金的性質進行審查。如果在這 3 天內無法確認資金涉案,就必須立即解凍賬戶;而如果確認資金涉案,那么賬戶就會轉為為期 6 個月的長期凍結。很多人誤以為賬戶被凍結 3 天就會自動解凍,實際上這 3 天是公安機關的初步審查期限。
為什么普通人難以解決的賬戶凍結問題,法律專業人員卻能夠處理呢?其實,賬戶解凍的核心邏輯就是合理運用法律條文。就如同公安機關在采取凍結措施時,也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并經過法制科的審批一樣,法務專業人員也是依據相關法律條文來為當事人爭取合法權益。
另外,隨著反詐工作的推進,反詐平臺與銀行系統對接后,批量凍結賬戶的權限被下放至基層派出所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,系統默認設置的凍結期限為 3 天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短期凍結情況的頻繁發生。
1. 信息不對稱:銀行在通知用戶賬戶被凍結時,通常只會告知凍結機關的名稱,而不會提供案件的詳細情況以及承辦人的聯系方式。用戶在盲目聯系公安機關時,往往會因為無法充分證明自己資金的合法性,而被要求 “等待調查”,從而導致解凍困難。
2. 跨地區協作低效:賬戶解凍需要凍結地公安機關出具《解除凍結通知書》,但跨省的流程較為復雜。面對數量眾多的案件,公安機關更傾向于采取 “續凍” 措施,而不是主動去排查賬戶資金的合法性,這使得解凍的難度大大增加。
3. 風險用戶標簽化:根據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,一旦賬戶被標記為 “兩卡涉案人員”,即使賬戶成功解凍,仍可能會被銀行限制非柜面交易,出現 “解凍了也無法正常使用” 的尷尬局面。
1. 精準定位凍結原因:用戶可以前往銀行柜臺,要求打印《協助凍結財產通知書》,從而獲取凍結機關、文書編號以及涉案金額等重要信息。同時,仔細自查賬戶流水,比對凍結時間點,鎖定可疑的入賬款項,通常這些款項具有整數金額、陌生人轉賬等特點。
2. 分級應對凍結類型:
1. 3 天短期凍結:這種情況一般是保護性止付或輪候凍結,用戶需要及時聯系凍結地公安,確認賬戶是否涉案。如果沒有問題,賬戶到期后會自動解凍。
2. 6 個月司法凍結:用戶需要準備詳細的《情況說明》、交易憑證、收入證明等材料。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提交這些材料,或者委托專業的法務人士提交解凍申請。
3. 《情況說明》核心要素:包含身份信息與賬戶用途、異常資金交易背景(如網賭提現、虛擬貨幣交易等)、承諾無主觀違法故意以及申請解除凍結的依據(可引用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117 條)。
3. 規避后續風險:
1. 避免非實名交易:在外貿收款時,要求客戶使用本人賬戶進行支付,避免因非實名交易帶來的風險。
2. 分散資金渠道:不要將所有資金集中在一個賬戶中,分散資金渠道可以降低賬戶被全額凍結的風險。
3. 定期清理流水:對于參與虛擬貨幣交易、網絡賭博等高風險交易的賬戶,在交易完成后及時轉移資金,并注銷舊賬戶,以減少潛在風險。
在當前的反詐騙專項行動中,各單位都面臨著一定的考核壓力,銀行也不例外。這就是為什么用戶在進行大額取現或轉賬時會遇到諸多限制,甚至辦理新卡時也可能需要去派出所開具證明。公安機關在反詐騙工作中,為了快速攔截資金,追贓率成為了重要的考核指標之一。在這種情況下,部分基層單位可能會為了完成任務而放寬凍結標準。同時,反詐騙系統依賴大數據模型,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誤傷合法交易的情況,比如外貿大額收款、虛擬幣 OTC 交易等就容易被標記為異常交易。
銀行賬戶被多地輪候凍結,本質上是反詐高壓政策與公民財產權之間的一種博弈。用戶需要理解,短期凍結大多是一種程序性措施,不必過度恐慌;而對于長期凍結,用戶則需要主動采取申訴等措施,通過合法的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記住,賬戶解凍的核心在于證明 “資金合法性”。只有準備好完整的證據鏈,并合理運用法律程序,才能打破 “凍結循環”,讓賬戶恢復正常使用。